『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九百八十二章:最后再打一次[1/3页]
水泥的发现,为接下来一百年间大明整体建筑打开了新的格局。
朱由校也绝对不会知道,在接下来的一百年间,大明的建筑层面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他只知道,要想富、先修路!
没错,朱由校又要修路了,上次修路,还是在上次。
首先要做的就是拨款,把全国的主干道路全都换成水泥路,而且是从偏远地区先开始铺路,一直铺到京城。
最先开始这个工程的,就是帝国的遥远边界,西伯利亚、安南以及乌斯藏。
这些地方都修了一条直通京师的官道,现在这些官道都将要被换成最先进的水泥路。
这样一来,这些地区与京师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军器司也是头一次知道水泥这么新奇的玩意,一阵紧锣密鼓的调试过后,总算是找到了石灰石和粘土混合的最佳比例。
既然说水泥是用石灰石和粘土混合的,比一般的石板路都要坚硬得多,那么问题来了。
军器司的大师们就在想,要是用点什么别的玩意儿再混合一下呢?
万一弄出来点更奇怪但是好用的东西,那可就有意思了。
水泥一经发现,给军器司这些整个大明的各方面精英人才们拓宽了新的思路。【妙】
【书】
【斋】
【妙书斋】
于是,他们开始在尝试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朱由校当然是支持这种创新行为的,毕竟不能走后世我大清的死路,去搞什么闭关锁国。
当即下谕,凡有创新者,经军器司裁定可用,皆有重赏。
这样一份圣谕宣示全国以后,对各地工匠及百姓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发明水泥的石匠名作贡五,如今已被记载于传,留名青史,列传详述其发明水泥的过程。
消息传出,更加激发了全国各地能工巧匠们的创作热潮。
他们发现,原来自己这些平头老百姓,这些最底层的匠户,也有青史留名的机会。
一时间,各种新颖物件层出不穷。
就连朱由校都不得不感叹,华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看来,这全都让我大清的奴役政策给抑制住了啊。
当然也有许多滥竽充数,想要混一混赏金的。
不过,军器司毕竟荟萃了全国各行各业的大师,但凡被他们分辨出来
第九百八十二章:最后再打一次[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