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后记  大明文魁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后记[2/3页]

  深合我心。从此将这些以往奉为圭玉的经典丢在一旁。

  如今仔细想来,那些成功学的书,名人传记真的没用吗?

  如果我跳过上面寻寻觅觅的步骤,直接看到明月的那句话,能就有那样的感受吗?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我们刚接触网文时候,什么网文都看,只要量大管饱就行,看了一段时间后,就开始自诩老白,对原先看的网文拿起来却再也看不入眼了,管之叫小白文。

  那么到底是我们当年的眼光差,还是当初小白文变差了。

  南宋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吕祖谦的事功学派三派并立。

  但到了明初朱熹的理学,被明太祖立为官学,作为明朝治国之思想,其余两派消亡。

  到明朝中期,五百年一出的王阳明出山,心学又成了显学。

  而今理学在网上被人骂得渣,心学被淡忘后又重新被捡了起来,而本书提倡事功学派呢?

  我看了很多读者意见,对于事功学派有如下几种意见,有的说包了现代思想的皮在古代推销,有人说事功学其实就是西方的精致利己之学,还有的说就是炒南宋事功学派的冷饭。

  但其实当初构文时写到这里,我本来采用气学。不过气学还是偏攀科技树与种田的,不合于本书文风,所以最后我比较了一下还是选择了事功学派。

  主要一来是书中古人接受的程度,二来也是考察大多数读者的意见。主张变法和通商惠工的事功学派,正是主流读者的意见,因此准确说来,最后还是读者大大们的选择。

  这是为何‘求古于今,谓其不住,求今于古,知其不去’。

  古代的思想拿到今天终有重放光芒一日,但今日的思想拿到古人头上硬套却行不通。

  所以在书中的篇幅里我没有讲后来的事,因为思想渐进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推行事功变法不是林延潮一个人的事,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方可实现,这将会是一个很长的篇幅。

  最后再说说心得,我认为如果将儒学比作一个人,理学,心学,事功学既可以当作孩童,少年,青年三个时期来看。

  理学就像从小到大,我们听到很多教诲,师长父母教你做人道理等等。理是告诉我们规则,行事不要超越这个规则,要懂得克制自己。

  后来我们遵守了规则,却越长大越不开心。

  于是我们成长中都要经历一段叛逆,因为我们发现了‘自己’。于是心学中王阳明告诉我等要致良知。良知是什么?所不虑而知者。

  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遵从于你的本心。

  而到了我们面对社会时,我们大多数人都已为足够了解自己,或这个世界,然后走一条能力与欲望结合的路,就称之为事功。

  这好比西方哲学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妙】 【书】 【斋】 【妙书斋】

  拆分为就是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将往何处。

  西方顺序,认识自己是第一位的,我们则是认识世界放在第一位,但最终都是我将到哪里去。

  好像今年高考浙江作文说

后记[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