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章:骏马啸啸(3)高强初会小尼姑  乡村烟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十五章:骏马啸啸(3)高强初会小尼姑[1/3页]

  王邦玉终于办齐了所有的审批手续,建庙的地址当然无法选在原来的庙址上,因为那儿毕竟有学校,也并非他们村管辖之地。经村两委研究决定,把新龙庙建在国防路西面的龙沟边上。这儿交通便利,也正在这一景点范围之内,与社区遥相呼应。

  庙宇建设不到一年时间就竣工了。王邦玉用小篆题写了“龙届”两个大字。庙宇除了有正殿,还有活动大厅、休息室、厨房等。

  正殿大堂内用黑色大理石做了慕墙,慕墙上镶嵌一条金黄色的玉龙,玉龙下面是“哑叭龙”神像。大厅后方排列着“罗汉”、‘观音’等木雕神像。整个大厅庄严肃穆。

  庙宇院内还有按照“十二生肖”建筑的祭祀厅和焚烧池,以供周围群众为逝者上庙祭祀而用。

  庙宇门前建一个停车场。停车场边上建有食堂、旅馆和购物中心。

  “龙庙”是汴阳的唯一的一座庙宇,每天的香客络绎不绝。王邦玉找来两名“江湖”人物,穿上“袈裟”临时充当管理和服务人员,生活的来源就是收拾香客供品和赏给的单钱。此外还有收取为逝者上庙祭祀的管理费(赏钱)。

  随着“龙庙”名气的提升,香客越来越多,加上有些村民家里老了人,都要到庙里请“和尚”去超渡亡灵(做斋),两个“和尚”远远满足不了群众需求。王邦玉向马潇潇建议,招聘有寺庙管理经验的“僧人”来主持寺庙工作。

  广告打出不久,还真有两个身穿袈裟的一男一女两个青年前来应聘。男的法号:“思空”;女的法号:“惠静”。他们说是佛教学院毕业的。

  王邦玉看了一下他们的《毕业证》和“身份证”,二位确实是来自大山深处的一座佛教学院的。他不顾佛门的清规戒律,把二人同时招进庙里。为此事许多人去找马潇潇,认为僧、尼同寺,有辱佛门净地。

  为这事,马潇潇专门召开了党员、群众代表会议进行讨论。

  大家的看法不一,多数人认为只招“和尚”,不招“尼姑”,既然是庙,千古以来的清规戒律不能破,“龙庙”的建设是有一定文化底蕴的,不能破坏传统的道德与信仰。

  也有一些人认为,为了维护宗教与社会和谐,发展佛教事业也应该走向“人性化”、“家庭化”,他们不仅可以住在庙里,而且还可以传宗接代,生儿育女,这样也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

  王邦玉也认为:现在寺庙里和尚、尼姑都是职业性的,根本用不着守什么清规戒律,只要能把寺庙管理好就行。在《武林风》的擂台上,那些流露尺度极大,几乎‘走光’的举牌小姐,不也为武僧‘一龙’‘开场’吗?

  介于大家的意见不统一,马潇潇亲自找了思空谈话。她说:

  “经村两委研究决定,把我村境内的龙沟七里多长的水面无偿承包给你们发展垂钓事业,以资发展佛教事业。你为寺庙主持,住在庙里。惠静经营管理垂钓项目,住在停车场边上‘景区管理办公室’门旁寝室里,把你们分开住,有意见吗?”

  和尚低首,双掌合实,虔诚地说:“我们同意村里的安排。其实我们两个是‘不是兄妹,胜似兄妹的同学关系’,并不是你们想象的那种关系。”

  思空当了寺庙主持以后,除了保留了原来那两位“僧人”,又招来了四位“小和尚”。

  惠静经营水面养殖,为前来垂钓者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以资寺庙日常开支。m.doucehua.com

  村里有了一定的

第十五章:骏马啸啸(3)高强初会小尼姑[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