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09章诱饵  狂野北美1846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809章诱饵[2/3页]

  步枪。

  只要有一丁点可能,都尽量装备自主化。

  其二,财政因素。

  无论哪一国的研发生产的坦克,无论性能如何,在20世纪初的世界陆军装备中,都属于顶尖的陆战武器,自然价格不菲。

  购买少量装甲装备还可以,但大规模进口谁都吃不消。

  谁都不傻,这关系到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没有哪一个工业国家愿意花钱为他国做嫁衣裳,传统友好国家也不行。

  其三,新装备的适用化问题。

  各国自身环境不同,所需的装备要求侧重点也不同,综合性能好的进口产品未必是最佳选择。

  大唐帝国坦克历经三十年发展,已经发展出成熟的两代产品,并且在研制更新型的中型坦克,走在了世界装甲兵发展的前列。

  继T-1“野狼“坦克之后,T-2“美洲野牛”坦克已经开始大规模装备大唐帝国陆军和皇家禁卫军,尤其以品质优良,耐用性好而著称。

  T-2“美洲野牛”坦克采用保经考验的坚固底盘,能够维持长达320个摩托小时无故障,这一水平比欧洲各国研发的坦克高了一个数量级。

  这是因为大唐帝国国土广袤,对坦克的耐用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此哪怕牺牲装甲和火力也在所不惜。

  所以,T-2“美洲野牛”坦克装甲并不厚实,其装备的40毫米短管主炮加重机枪配置,火力也不出色,七成以上的功力都用在了装甲底盘上。

  这样的产品并不符合欧洲大规模战争的需求,反而有些鸡肋的感觉。

  这是因为欧洲各国普遍领土疆域不大,可供回旋的余地小,在大兵团作战中,每平方公里承受的炮火压力高的可怕。

  欧洲战场较为发达的铁路设施,可以让他们有条件将坦克运输到距离战场较近的地方,所以对摩托小时无故障这一指标要求较低。

  英法德等国大多在30~50摩托小时之内,既不注重耐用性也不注重速度,更注重火力压制。妙书斋

  以英国研制的马克一型和二型坦克,法国圣沙蒙坦克,德国A7V坦克为例,全都是体积惊人的大家伙。

  其坦克装备的人员从7~14人不等,往往装备1~3门火炮,3~6挺机枪,速度在每小时10公里以下,仿佛一个笨拙而缓慢的移动钢铁堡垒。

  英国的马克坦克就有“陆地巡洋舰”的称号,分为雄雌两种,

  雄性马克1型坦克全重28吨,装配两门57毫米6磅火炮,和4挺哈气开斯机枪,坦克乘员14人,火力异常凶猛。

  雌性马克2型只装备6挺机枪,没有火炮装备,是开阔战线中的钢铁堡垒。

  在实战中

  这种武器一登场就给德军造成极大心理压力,战场上德军士兵们看到一个个黑色的。发出奇怪的轰鸣声的“钢铁怪物”,虽然奋起的反抗,却在这个巨大的“怪物”面前显得十分无力。

  这些钢铁怪物在泥泞的弹坑间如履平地般驶过,压倒了曾阻挡过无数步兵的铁丝网,越过了堑壕,将德军的工事碾压得支离破碎。

  乍一出场,就取得了不

第809章诱饵[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