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八十九 他已经走了![2/3页]
高效率常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
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字,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马上烧成。
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毕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实验发现木纹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胀变形,与粘药固结后不易去下,才改用胶泥。
不过,说一个真实的数据,就是在发明了活字印刷之后,到了明清,还是有很多地方在用雕版印刷,这就是实际要面临的问题。
从表面看,确实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优点更多,但是结合实际又是一个不一样的结果,其实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两者之间互有优劣,不可一概而论。
雕版最长可以保存好几百年,一片雕版反复印刷几百上千次都没有任何问题,而活字印刷则需要一段很长的准备时间,用来雕刻大量活字以供排版,印完之后还要拆板,再次印刷又需要重新排版,并没有多省时省力。
同样的,雕版印刷对于工人的要求也很低,只要手脚健全,就算你不认字也能依样画葫芦印刷出来,而要想活字印刷最起码得要求工人不是个文盲,单是这一条就算得上严苛。
还有就是毕昇的活字印刷术中的活字,十分的难烧制,梦溪笔谈》中描述泥活字制作方法是“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并用它们在两块铁板上交替排版和印刷。
实际上这种方法亦存在很多局限,不然毕昇也不会反复研究实践8年才定型。首先,胶泥字块的制作难度很高,它不如雕版木刻工艺操作简便、字体美观、不需烧制。而且炼制后会有变形开裂的风险,即使勉强能够使用,字体质量也会下降。
“排版时,先在铁板上放置松脂、腊和纸灰,铁框排满活字后,再在火上加热至药熔掉,用一块平板按压字的表面,使整版字平如砥,即可印刷”。
别看这短短几句,实际操作中很难保证字块的整体平面度与牢固性,拆装都很麻烦,而且这种混合粘接剂也是配方与比例也是无数次失败后试验总结的结果。妙书斋
其难度不亚于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的过
第八十九 他已经走了![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